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第八讲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朱之鑫

 

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非常荣幸有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我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些体会和认识,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充分认识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取得的重要成果,对顺利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战略部署,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全会承前启后,广泛凝聚智慧与共识,成果举世瞩目

第一,全会无论是在时间节点还是在主题内容上,都是一次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成功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前两步。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十八届三中全会按照十八大提出的“两个全面”的重大战略任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部署,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广阔前景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第二,全会《决定》充分凝集了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全会《决定》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由习近平总书记亲任起草组组长,于今年4月份启动起草工作的。文件起草过程中,中央进行了反复研究讨论,充分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决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深化改革的高度自觉,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第三,全会召开得到国内外各界广泛关注,各方面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国际社会对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关注,世界各大媒体都给予了充分报道,国内各界包括广大网民也都热切关注和积极评价。可以说,这次全会充分彰显了我们党锐意改革的决心,顺应了社会各界期盼改革的民心,更是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推进改革的信心。

(二)全会对深化改革进行了全面系统整体部署,内容广泛深刻,鲜明体现了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及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整体部署,是这次全会的一个重大历史特点,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的与时俱进,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对此,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认识。

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是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历经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今天我们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更有能力、有条件实现这一目标。但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而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又盘根错节、相互交织,只有全面、系统、整体推进各领域改革,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改革共振效果,有效消除制度顽疾,破解各种发展难题。

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5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但还不完善,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制度尚不健全。因此,必须更加注重从整体上对改革进行系统谋划,协同推进重要领域改革,才能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三)全会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和重要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引

全会作出的《决定》,系统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新”可以说是其最鲜明的一个特点。

一是思想新。《决定》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了“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和“三个进一步解放”,内涵深刻、意义重大。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确了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三个进一步解放”,则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既明确了改革的目的,又明确了改革的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以“三个进一步解放”指导改革,我们就能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思想和生产要素活力的观念和体制障碍,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是目标新。《决定》明确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树立了国家治理的新理念,这是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我们党执政64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但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在制度建设、管理水平、执行能力等方面还需要完善和提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三是思路新。《决定》用“六个紧紧围绕”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也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确定这样的总体思路和路线图,一方面系统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凸显了改革的全面性;另一方面明确了改革的重点和主轴,使全面深化改革的优先顺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一目了然,有利于协调有序推进改革。

四是方法新。《决定》在总结改革开放35年重要经验的基础上,融合了近年来推进改革工作中的新体会、新经验,提出“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使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更加科学、更加完整,有利于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推动改革沿着正确方向稳步推进。

五是举措新。《决定》直面当前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重大问题,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举措,本身就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这些改革新举措,既明确了下一步改革重点,又积极回应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对于扎实推进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二、科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发挥好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全会《决定》在统筹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为什么这么提,《决定》用一段非常精炼的话对此做了深刻阐述,归结起来这是由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现实发展形势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决定的。

从发展阶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些都决定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而决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总布局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从现实发展形势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但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的长期痼疾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也决定了必须紧紧扭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为促进其他各方面改革创造基础和条件。

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地位与作用,接下来就需要回答,下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与关键是什么。《决定》给出了明确答案,那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其本质在于明确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在经济活动中的各自定位与相互关系。《决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调整为“决定性”,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却是对政府与市场关系在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和理论上的重大创新,符合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时必须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绝不是说政府无所作为,而是必须有所作为,有所不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认识到市场和政府两者作用不可偏废,普遍对发挥好政府作用更加重视。因此,必须全面准确理解《决定》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科学内涵。实践中,既要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又要按照《决定》明确的政府职责和作用,及时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做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决定》针对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定了下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这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时间关系只能简要谈点认识与体会。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符合国情实际,有利于发挥多种所有制的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决定》进一步提出了“两个都是”,即“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明确了“两个不可侵犯”,即“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并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些重要论述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指明了方向。具体就是要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和国有资本合理流动的机制尚不健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仍不合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创新发展能力亟待提升。《决定》对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健全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等进行了重点部署,特别是强调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明确了国有资本重点投向,并要求推进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这些都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挥好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二是要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近年来,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05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民间投资36条,到去年上半年有关部门又出台了42项具体实施细则,对释放民间投资潜力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三个平等”和“三个鼓励”,即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们将按照《决定》的要求和国务院部署,全面清理和修订涉及民间投资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清晰透明、公平公正、操作性强的市场准入规则,促进民间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决定》进一步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并提出了“三个允许”的发展路径,即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这既是重大理论创新,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可以预见,随着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产权多元、治理规范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将会有长足的发展,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

(二)以健全市场规则和市场决定价格机制为重点,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前提和基础是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市场。针对当前市场规则不统一、秩序不规范、竞争不充分、价格关系扭曲、要素市场发育滞后等突出问题,《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消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这里重点谈谈市场规则和价格形成机制问题,因为这是决定一个市场能否有效运转的关键所在。

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方面,核心是“两统一”,即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统一市场准入,最大的突破在于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决定》要求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并明确提出要制定负面清单,这是对传统市场准入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有利于最大限度减少政府的不当干预和自由裁量权。当然,负面清单管理作为一种新的准入管理模式,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和产业发展实际,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完善。统一市场监管,重点是要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要加快改革市场监管体系,打破各种形式的“条块”分割,加大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力度,维护公平市场竞争。保障市场有效运行还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要建立完善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记录,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约束市场主体行为。

在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原则上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同时要规范政府定价行为。下一步重点将在“减、建、保”上下功夫。“减”,就是要进一步减少政府定价范围和具体品种,对于确需保留或暂不具备放开条件的,要建立健全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并明确政府定价制度与规则,减少自由裁量权。“建”,就是要建立有利于促进节能环保、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差别化价格政策体系,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保”,就是要按照“保基本、促公平”的原则,对居民用电、用水、用气、取暖等逐步推行阶梯价格制度。

《决定》还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对培育完善各类要素市场进行了部署,这些都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需要准确理解、统筹把握、稳步推进。

(三)把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与推进简政放权有效结合起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把该管的管住管好、该放的放开放活,这里重点谈谈对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简政放权两方面的认识。

一是科学有效开展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逐步构建了以国家战略和规划计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与产业、价格政策等协调配合,经济和法律手段间接调控为主、必要的行政手段直接调控为辅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对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按照《决定》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初步考虑,下一步要围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边界,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的机制化建设,努力构建科学规范、运转高效、实施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为此,需要从完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创新调控政策手段,健全政策制定和决策机制,构建有效的政策执行与评估机制,加强宏观调控法制建设等方面推进改革与创新。

二是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直接干预。《决定》要求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抓住了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这其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是十分重要的两个着力点。

新一届政府履新以来,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开门的第一件事,已分三批取消和下放了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取消和下放了44项;同时出台了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措施,发布了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决定》强调,要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今后,凡是市场机制可以有效调节的事项以及社会组织可以替代的事项,凡是公民法人在法律范围内能够自主决定的事项,都不应设立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进行了修订,近期国务院已颁布实施,其中取消、下放和转出49项企业投资核准事项。同时,今年还把31类点多面广量大、单项资金少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项目,下放到省级安排;制定了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目前还正在抓紧修订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管理办法和备案制指导意见。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决定》要求,着力从最大限度缩小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范围、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严格规范审批程序、加快建立纵横协管联动机制等方面,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三大制度

按照《决定》提出的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三方面制度建设需要加快推进。一是加快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关键是要做到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及三者的有机衔接与相互制衡。二是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完善税种制度安排,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健全地方主体税种,同时继续推进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资源环境税费等重点改革,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三是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合理划分中央、地方事权,明确所对应的支出责任,同时相应调整政府间收入划分,以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

(五)走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路子,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还在扩大。要根本扭转这一趋势,必须按照《决定》的要求,着力从健全体制机制着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近期中央专门召开了城镇化工作会议,结合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我重点谈谈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认识。

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一是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统筹加以推进。二是要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重点是要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根据土地、水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城镇空间布局合理均衡,优化城镇规模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三是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严格规范新城新区建设,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推动创新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城镇建设质量和水平。四是要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为此,要按照《决定》关于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的要求,积极推动出台相关配套改革和政策,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六)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新阶段,要通过体制创新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赢得新的活力、动力和资源、空间。《决定》明确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并对下一步扩大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集中起来,一是放宽投资准入,提高利用外资综合效益。要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推进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和综合带动效应。二是积极、有序、安全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壮大“走出去”的微观主体基础,提高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的能力。三是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支持内陆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吸纳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特色外向型产业。推动沿边地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促进加工制造、贸易物流、旅游等产业在开放中发展壮大。四是统筹多双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特别是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战略,努力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三、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工作

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要把三中全会描绘的改革蓝图变成现实,就必须以时不我待、攻坚克难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把中央关于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统筹协调。明年是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要按照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部署,搞好统筹谋划,正确地推进改革、准确地推进改革、有序地推进改革、协调地推进改革。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和积极进展,推出一些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改革举措,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发挥好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二)加快重大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一是要围绕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聚焦于束缚市场活力、制约转方式调结构、影响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明确改革的重点任务。二是要把加强顶层设计与总结实践探索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制定重大改革方案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三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强对重大改革方案的风险评估和实施效果的社会评估,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三)健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机制。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健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机制,密切跟踪分析改革形势,加强对改革方案的研究论证,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扎实进展。

 

相关文章